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記者 覃秘
1月15日晚公告,公司當天收到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當代科技”)管理人發來的通知,招商局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招商創科”)已與當代科技簽署協議,成為當代科技的重整投資人。據披露,招商創科投資總額為118億元。
招商創科為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招商局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旗下擁有、、、等10多家上市公司。
人福醫藥公告,當代科技重整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製權發生變化。有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券商研究員分析,2022年當代科技債務危機發生以來,人福醫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次重整完成後,招商創科將成為人福醫藥的控股股東,將徹底消除市場的擔憂。從產業層麵來看,招商局集團目前正大力發展醫藥健康板塊,人福醫藥作為細分行業龍頭,雙方業務上有著極高的契合度,人福醫藥預計將從招商局集團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
招商創科118億元重整當代科技
2024年9月30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當代科技重整。10月10日,管理人發布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的公告。
據人福醫藥公告,截至2024年10月22日,共有6家重整投資人通過了形式審查且已完成報名保證金的繳納,成為合格報名重整投資人暨取得投資人競選資格;合格報名重整投資人中含中央企業3家、地方大型國有企業3家。記者此前采訪了解到,除了最終入選的招商創科外,國內兩家大型醫藥央企都有報名,三家地方國有企業均位於長江沿線,其中一家主業為醫藥,另兩家為湖北省內的地方國企。
據最新公告,當代科技管理人於2024年12月31日組織召開投資人評審會開展投資人遴選工作。經過評委公平、公正、獨立評審後,招商創科得分順序排名第一。經磋商,當代科技、招商創科與當代科技管理人於2025年1月15日簽署《重整投資協議》。
“招商局集團最終入選是有產業邏輯的。和其他醫藥龍頭企業相比,招商局作為醫藥領域的新進入者,更願意大手筆投入;和湖北當地國企相比,招商局則具備產業方麵協同的優勢,以及強大的資金支持。”湖北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分析。
重整投資方案顯示,招商創科將在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設立全資子公司招商局生命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暫定名,簡稱“招商生科”),參與當代科技本次重整。本次招商創科投資總額為118億元,通過如下安排合計控製當代科技持有的公司23.70%股票的表決權:一是招商生科直接獲得並持有6%公司股票;二是招商生科通過在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新設有限合夥企業獲得並持有6%公司股票,招商創科或其控製的主體擔任普通合夥人,招商生科持有優先級合夥財產份額;三是信托計劃獲得並持有11.70%公司股票,招商生科持有信托計劃的優先受益權份額,招商生科作為優先受益權人在存續期內對於信托計劃的決策機構受益人大會具有絕對的決策權,信托計劃將該11.70%公司股票全部表決權委托給招商生科。
據披露,招商創科成立於2023年12月,作為招商局集團“第三次創業”的生力軍,招商創科圍繞數智科技、生命科技、綠色科技三大方向,承擔著打造招商局集團第四產業板塊——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塊的重任。截至2024年底,招商創科資產總額為514.8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權益為274.17億元。
人福醫藥將實現輕裝上陣
2022年4月,當代科技發行的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生實質性違約,進而引發後續一係列交叉違約。作為人福醫藥的大股東,當代科技的資金鏈危機也波及人福醫藥,一定程度上引發市場的擔憂。
“當代科技出了問題,但人福醫藥保持了較好的獨立性。”有參與當代科技重整盡調的審計機構人士向記者介紹。2024年10月,人福醫藥發布的相關公告顯示,至公告發布日,當代科技不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據介紹,當代科技廣泛涉獵醫藥、旅遊、房地產、影視文化、金融等多個產業板塊,其中醫藥健康板塊一直居於最核心地位。
成立30多年來,人福醫藥在多個醫藥細分領域建立了領先地位:子公司宜昌人福的部分產品為國家管製類藥品,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較高的行業壁壘以及長期積累形成的經營優勢;葛店人福的複方米非司酮片為全國獨家品種,米非司酮係列製劑、黃體酮原料藥等甾體激素類藥物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
2024年12月4日,人福醫藥公告治療用1類生物藥重組質粒-肝細胞生長因子注射液(pUDK-HGF)注冊上市許可申請獲得受理,進入審評階段。據統計,自2020年起,人福醫藥已先後獲批化藥1類新藥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磷丙泊酚二鈉和中藥1類新藥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在化學藥、中藥、生物藥領域具備較強的開發創新藥的能力。
地位和實力最終反映在經營業績上。2024年前三季度,人福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91.43億元,同比增長5.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5.21億元,同比增長1.21%。2020年以來,人福醫藥營業收入一直維持在200億元以上,淨利潤10億元以上。
有券商研究員分析,正是穩健的基本盤和領先的創新能力,吸引了多家央地國企的競爭,並讓招商局集團願意重金入主。此前,招商局集團曾重金投資合成生物領域的龍頭企業。凱賽生物2023年6月公告,招商局集團擬以不超過66億元間接參與公司的定向增發。目前,定增已獲中國證監會注冊批複。
最新留言